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青年艺术家的“江湖”之心 正文

青年艺术家的“江湖”之心

时间:2025-05-29 03:46:5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时尚

核心提示

消失的屋顶(摄影) 季雪峰“江湖”语出《庄子·内篇·大宗师》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果说“相濡以沫&r

  消失的江湖屋顶(摄影)   季雪峰

  “江湖”语出《庄子·内篇·大宗师》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青年如果说“相濡以沫”是艺术儒家提出的积极理想,那“相忘于江湖”则是江湖道家提出的更高的境界。作为聚焦青年艺术家群体的青年展览,“江湖”一词似乎更具活力,艺术它既是江湖群体,也是青年个体。1月20日至2月25日,艺术由天津滨海新区文化馆、江湖中滨文投(天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青年天津滨海美术馆主办的艺术“江湖——青年当代艺术家邀请展”在天津滨海美术馆举行。

  陈珂、江湖程曼雪、青年崔宇翔、艺术季雪峰、姜苏倩、乐志康、李程成、李志刚、林洪年、刘迪等28位青年艺术家以及3个青年艺术家创作小组参与展览,他们站在当代的立场,通过绘画、新媒体、装置、摄影、雕塑等多种门类来探讨如何从“新东方学标准”回到中国具体的当代艺术语境。

  在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曲健雄看来,艺术家个体应该有思辨能力并且可以追寻内心的声音,了解“云何应往,云何降伏其心”,找到心安和定己的方式。因此,展出的许多作品颇具哲学思考。比如面对城市发展,《消失的屋顶》是对城市边缘化空间的和解与尝试;面对生活,每个人都有迷失的可能, 《箱子堆》则体现了这种迷失。

  从布展方面,“江湖”通过拉近布展中作品之间的距离来强调当代艺术作品之间偶发性的观念,从观者角度出发来调动观者与作品之间的“误读美”。特别是在沉浸式展区,创新的展陈方式及作品的“半落地”式创作实施,拉近了展览主题与观众思维的融合。

XML地图